深圳小產權房簡述
更新時間:2018.12.19 10:01 作者:深圳小產權房
說起深圳的房子,小產權房無論如何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深圳小產權房數量之多,分布之廣,類別之復雜,在全國無出其右者。
據相關部門公布數據,深圳市的違法建筑數量約40萬棟,建筑面積高達4.2億平方米,占深圳總建筑面積的49.27%,基本占據了深圳樓市的半壁江山。目前,深圳有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小產權房中??吹竭@些數據,你會不會覺得觸目驚心,讓我們來回顧下深圳小產權房的前世今生。
深圳,當年的一個小漁村,在總設計師劃了一個圈之后,迅速崛起為深圳奇跡。而在土地國有化的過程中,為了照顧原住民的利益,深圳市將原住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的同時,為每戶劃出了占地不超過120平方米,層高不超過5層,建筑面積不超過480平米的建房配額,超出的部分視為違法建筑。
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深圳外來人口如潮水般涌入,深圳原住民的自建小樓開始一棟棟拔地而起,這就是深圳農民房的由來,而穩定可觀的租金收入,使本地土著都升級為了本地土豪,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農民房開始在關內關外的每一片土地上遍地開花,加高,加寬,在農用耕地上大蓋農民房,各種違規違建層出不窮。
目前深圳小產權房主要有三種類型:
1、是原住民自己籌資興建的農民樓;
2、是村集體組織在集體用地上建設的統建樓;
3、是外來開發商購買村里的集體用地,經合法手續報批而建設出售的房屋。
因此,目前小產權房的建設方有個人、村委會和公司三個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建設方所簽訂的買賣合同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