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土地資源緊缺,小產權房騰空間意義重大
更新時間:2017.07.12 15:06 作者:小產權房
根據2010年深圳市土地變更調查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土地總面積1991.71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917.77平方公里,其土地開發強度(建設用地的總面積/全市總面積)已達到46%。而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截至2011年其土地開發強度也不過19%。此外,按照2009年10月國土資源部批復的各地總體規劃目標,至2020年,上海市的開發強度才達到47%,而北京也僅13%,可見目前深圳的土地開發強度之大。此外,按照國際慣例,一個地區土地開發強度達到30%已經是警戒線,超過該限度,人的生存環境就會受到影響。其實,這也反映了目前深圳已經處于土地資源極其緊缺的局面。據媒體報道,未來十年深圳僅能提供約42平方公里新增建設用地。
根據2010年深圳市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市1991.71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中,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占用約390平方公里建設土地,占全市建設用地42%,而這390平方公里的集體用地也或多或少和小產權房或城中村有關聯。而據深圳市《關于城中村改造的調研報告》報道,城中村總土地面積44平方公里,而這44平方公里則由于地理位置較好而更加珍貴。因此,對比深圳未來僅能提供的42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言,如果能把390平方公里的集體用地或是44平方公里的城中村盤活并高效利用的話,那么深圳未來十年的城市開發也就不會顯得那么捉襟見肘,此外,未來土地的盤活對于深圳市政府而言在財政收入將會有一筆額外的收入(根據2011年的數據,深圳的土地出讓金占比一般預算收入僅為14%,低于同期全國約60%的水平)。而盤活這些土地的關鍵又在于小產權房的確權。